最近这段时间,中国接连对欧盟和加拿大出手,节奏很密集。很多人都在问,中国这是怎么了?怎么突然这么硬气,一副“拳打加拿大,脚踢欧盟”的架势?
先看欧盟这边。8月13日,中国商务部宣布,要对欧盟两家金融机构采取反制措施。事情的起因,要追溯到7月18日。那天,欧盟推出了第18轮对俄制裁,把两家中国银行列入了制裁名单。中方的态度很直接,你能制裁我的银行,我当然也能反制你。于是,这两家欧盟银行被列进了中方的反制清单,明确规定:中国境内的企业和个人,不得与它们做交易或合作。
有意思的是,这两家银行都在立陶宛。规模并不大,加起来的总资产不到100亿人民币,差不多相当于国内的小型农村商业银行。但立陶宛这个国家,大家可能还有印象。这些年,它总在对华问题上唱反调。之前因为涉台问题,中立外交关系已经降为代办级,中国还制裁过它的官员。这一次把立陶宛的银行列进去,可以说是新账旧账一起算。
展开剩余70%再看加拿大。8月12日,中国商务部动作不断。先是宣布,从加拿大进口的油菜籽要征收75.8%的保证金。什么意思?就是加拿大企业想把油菜籽卖到中国市场,得先交一大笔钱“押着”,这无疑会大大增加成本。同一天,商务部还宣布,要对加拿大的豌豆淀粉发起反倾销调查,查他们是不是用低价倾销的方式抢占中国市场,冲击国内产业。
为什么中国突然对加拿大出手?商务部说得很清楚,这些措施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则,是正当反制。但背后的原因,其实是加拿大先挑事。
7月16日,加拿大出台了一个新政策:收紧对非自由贸易协定国家的钢铁配额。进口数量得减半,超额部分加征50%的关税。更狠的是,只要钢材里含有中国生产的成分,不管是从哪国进口的,都要加征25%的关税。翻译过来就是:哪怕加拿大从第三国买钢材,只要里面有中国的材料,也要额外掏钱。这针对性,明眼人一看就懂,就是冲着中国来的。
有人分析,加拿大这么干,是想讨好特朗普。因为当时加拿大被美国加了关税,和特朗普的贸易协议又没谈成,就急着找补。结果他们选的办法,是拿中国的利益当筹码,这显然踩了中国的红线。中国早就明确过,任何国家都不能为了跟美国做交易而牺牲中国的利益。但加拿大不仅没听,反而变本加厉。
更讽刺的是,就在不久前,中国还帮加拿大填过空。今年4月,中美互相加关税,中国减少了从美国购买农产品和能源,转而加大了从加拿大的采购。5月,中国买家额外买了40万到50万吨加拿大小麦;美国一度停售丙烷,中国的塑料厂也转去买加拿大的。可以说,加拿大实实在在享受了中国市场的红利。但他们呢,一边赚着中国的钱,一边限制中国的出口,这在中国看来,就是“吃着碗里的,还砸着锅里的”,换谁都不会忍。
那为什么中国以前对西方还挺客气,现在却说翻脸就翻脸?原因其实不复杂。这两年,中国已经看明白了,光靠礼貌和忍让,换不来尊重。就拿中欧的电动车关税谈判来说,谈了半天没进展,欧盟一直拖着,没有诚意。反倒是中美,经过三轮谈判,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。难怪有人说,跟特朗普这样的“真小人”打交道,比跟冯德莱恩这样的“伪君子”省事,至少前者明着来,后者表面一套背后一套。
所以这次中国“拳打加拿大,脚踢欧盟”,并不是单纯的贸易摩擦,而是在释放一个明确的信号:中国不会再容忍西方一边占着中国市场的便宜,一边对中国指手画脚,甚至动手打压。你对我好,我自然也会客气;你要找茬,我也不会手软。国际贸易讲究的是公平对等,不是谁嗓门大谁就有理。
发布于:江西省蚂蚁配资-股票杠杆网站-正规股票杠杆-配资炒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