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药板块回调:是风险还是机会?三大信号揭示后市走向
“医药股还能不能买?”最近,这个问题在投资者圈子里炸开了锅。
老张是个有十年炒股经验的老股民,年初他重仓了几只医药股,半年时间赚了30%多。
可上周医药板块突然回调,他账户里的盈利一下子缩水了10%。
老张有点慌,在群里问:“这是不是该跑了?还是说回调反而是上车机会?”
确实,医药板块今年表现亮眼。
截至6月25日,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年内涨幅高达52%,远超同期大盘3.11%的涨幅。
但最近的回调让不少投资者心里打鼓——这到底是行情见顶的信号,还是新一轮上涨前的“黄金坑”?
信号一:创新药研发进入收获期,业绩开始兑现
过去几年,医药行业经历了一轮“挤泡沫”的过程,不少创新药企估值被打压。
但如今,情况正在发生变化。
“以前大家炒概念,现在不一样了,很多公司的产品真的开始放量。”某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王磊表示。
比如百济神州的PD-1抑制剂、信达生物的CAR-T疗法,都在国内外市场取得突破。
更关键的是,科创板、港股18A政策扶持下成长起来的药企,正逐步进入商业化阶段。
这意味着,它们的收入将迎来快速增长,而不再是“烧钱讲故事”。
信号二:中国创新药“出海”加速,国际认可度提升
“以前是我们求着国外药企合作,现在反过来了。”一位国内创新药企高管透露。
近年来,百济神州、百利天恒等公司的创新药接连获得海外大药企的青睐,授权交易金额屡创新高。
比如去年百济神州与诺华达成的一笔交易,首付款就高达3亿美元。
为什么海外药企突然对中国创新药这么感兴趣?
“他们自己也面临困境。”王磊分析,“专利悬崖、研发成本飙升,导致国际大药企不得不寻找性价比更高的创新药来源,而中国恰恰成了最佳选择。”
信号三:AI+医药爆发,行业效率革命来了
“以前研发一款新药要花10年、10亿美元,现在AI可能把这个时间缩短一半。”某AI制药公司创始人李峰说。
AI正在颠覆传统医药研发模式。比如:
AI制药:通过算法筛选药物分子,大幅降低研发成本;
AI影像诊断:提高早期癌症检出率,辅助医生决策;
基因编辑+AI:精准医疗成为可能,个性化治疗方案加速落地。
政策也在大力支持。
今年初,国家药监局发布《AI医疗器械审评指导原则》,为行业规范化发展铺路。
机构资金开始回流,医药板块或迎“戴维斯双击”
“医药股现在还是低配状态。”某公募基金经理透露。
Wind数据显示,2025年一季度,公募基金对医药生物行业的持仓比例仅为9.05%,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。
但趋势已经在改变——资金正加速流入医药板块。
不少基金产品因医药股上涨,净值水涨船高,吸引更多投资者申购,形成“股价涨→资金进→净值升→更多资金入场”的正循环。
回调是风险还是机会?关键看这几点
短期来看,医药板块确实涨多了,回调很正常。但从中长期看,三大逻辑依然成立:
1. 创新药业绩兑现,行业从“讲故事”转向“真赚钱”;
2. 国际化加速,中国创新药在全球产业链地位提升;
3. AI赋能,行业效率革命才刚刚开始。
“如果你相信中国医药行业的未来,现在的回调反而是布局机会。”王磊总结道。
老张听完分析,决定再拿一拿。
“反正赚了30%,回调10%也不算啥,说不定后面还有大行情。”他笑着说。
你呢?是选择落袋为安,还是趁机加仓?
蚂蚁配资-股票杠杆网站-正规股票杠杆-配资炒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