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转自:陕西日报
王宗涛
国庆中秋假期,江西省景德镇市“鸡排哥”金句暖人心,河南省济源市“炒粉哥”赴约显真诚,两名摊主凭借饱含温度的言行意外走红,催生“为一人赴一城”的文旅热潮。这一现象背后,是情绪价值替代景观溢价,成为城市吸客、留客的核心要素之一。
回顾过去,文旅消费长期以“景观导向”为主,名山大川、历史古迹是吸引游客的“硬招牌”。如今,随着大众生活水平提升与精神需求升级,单纯的风景观赏难以满足游客期待,人们渴望在旅途中获得情感共鸣与心灵慰藉。“鸡排哥”记住数十名顾客的口味偏好与点单顺序,用“你值得拥有世间所有美好”的真诚消解排队焦虑;“炒粉哥”放弃黄金时段客流,骑着电动三轮车,载着设备上门为顾客炒粉,用行动传递“被重视”的温暖。他们提供的不仅是美食,还有能触动人心的情绪供给,让6元的鸡排、一碗普通的炒粉超越了物质本身,成为承载情感的载体,也让游客甘愿为这份情绪满足跨越山海。
以往,城市文旅宣传多聚焦于标志性景点、大型节庆活动。如今,从湖南省怀化市让顾客笑着走出理发店的“发型师晓华”,到此次走红的“鸡排哥”“炒粉哥”,一个个有温度的“个人IP”正成为城市新名片。当游客因一个人、一个故事来到一座城,他们追寻的不仅是味蕾或视觉的满足,还有对“真诚”“温暖”等美好情感的向往。这种向往推动“打卡式旅游”加速转向“沉浸式体验”,让城市文旅更具生命力与感染力。
顺应文旅消费新趋势,城市需把情绪价值培育作为重要工作来抓。其一,主动发现、呵护并放大街巷里的“温暖瞬间”,让“人情味”成为城市最暖心的指引;其二,把瞬间流量沉淀为长期留量,用延时公交、平价民宿、快速投诉通道,把“好感”变成“好口碑”,避免“流量来了留不住”的尴尬。
文旅竞争终是“人与城”的情感竞赛。当游客一个人奔赴一座城,光有好看的风景可不够,能让人产生情感共鸣才是关键。珍视每一个平凡人的故事,守护每一缕烟火气,让城市“可感的情”多于“可看的景”,才能把“一人带火一城”的短期热度变成长效动能,推动文旅产业行稳致远,为扩大内需、促进消费注入持久动力。
蚂蚁配资-股票杠杆网站-正规股票杠杆-配资炒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