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过去一年A股涨幅惊人,成交额飙升至历史高位。9月24日政策组合拳开启后,市场风格几经切换,科技成长板块领跑。是什么在推动这轮行情?背后的逻辑又藏着哪些机会和风险?
正文
本轮A股上涨,不仅是数字上的漂亮,更是结构性的深刻变化。从2024年9月24日开始,上证指数累计涨幅超过44%,科创50、创业板指更是翻倍。表面看,是政策刺激和投资者信心回暖,但细究起来,这场牛市的底层驱动力远比“降准降息”要复杂得多。
一、行情分阶段剖析:政策、产业与外部变量交织
最初的冲锋号是在去年秋天吹响。一揽子稳增长措施密集落地,包括降准降息、房贷利率下调,以及专门支持资本市场的新工具。这些举措让市场信心大增,仅6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就跳涨27%。当时白酒、钢铁等传统周期行业表现抢眼,但很快新能源和TMT接棒成为主角。
进入震荡期后(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),行情并没有一味向上,而是在200点区间内反复拉锯。此时,“两新”扩围、新消费提振等产业动作频出,加之春节后AI技术突破,引发了科技创新热潮。微盘股与红利板块短暂走强,但真正贯穿始终的是以半导体、软件开发为代表的高景气赛道。
今年春季,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,一度让科技板块回调。但国家队及时入场护盘,再加金融宽松,让调整期迅速结束。这种“外部风险+内部干预”的模式,也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——单靠政策托底并不牢靠,还需关注全球局势变化带来的结构性影响。
最近一个季度则呈现出资金面持续改善、“资产荒”推升股票需求的新特点。不少居民把存款搬家进场,两融余额破纪录,新开户数同比激增32%。医药生物企业海外业务提速,新兴赛道如算力、人型机器人热度不减,都在不断吸引增量资金。而美元体系信心动摇,也为人民币资产带来溢价空间。
二、本轮上涨背后的核心逻辑是什么?
中金策略团队提出:“赚钱效应只是结果,本质还是风险溢价下降。”也就是说,这波牛市不是简单由某项政策或某类行业驱动,而是全球货币秩序重构叠加中国创新能力提升共同作用下的产物。从国际到国内,多因素交错形成合力,使得估值修复具备可持续性。目前来看,只要这两个底层逻辑没变,即使出现短线波动,也是逢低布局良机。
三、新旧认知误区及信息增量分析
很多人认为通胀或宽松货币会普遍利好资源类股票,其实这种“一刀切”的观点值得商榷。本轮行情中,有色金属虽有表现但远逊于TMT和高端制造;而地产链及传统消费品则明显滞后。此外,“国家队救市必然长期有效”、“只买龙头稳赚不赔”等观念也需要重新审视——市场风格正经历快速迭代,高景气赛道才是真正受益者。例如,今年以来固态电池相关公司业绩暴涨,而部分银行却因分红确定性优势逆势获得关注,实现资产配置多元化才更安全可靠。
四、大类资产配置建议(可操作)
1. 科技成长优先:聚焦通信设备、半导体、新能源硬件等产业链上下游标的,中长期业绩弹性突出。
2. 制造出海主题:选择已布局海外产能且对非美经济体贸易增长明显的工程机械、电网设备公司,把握“中国制造+全球化”双重红利。
3. 红利防守兼顾进攻:精选现金流充裕且分红稳定的大型银行、电信运营商,对抗可能出现的大盘波动,同时捕捉低估值修复机会。
此外,对于AI应用落地、人型机器人以及创新药领域,可以适当提高仓位比例,但需注意阶段性回撤风险,用定投方式降低成本。同时,不宜盲目追逐热点,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动态调整,以实现收益最大化并规避黑天鹅事件影响。
五、中期展望与券商观点碰撞(附最新研报摘要)
| 机构 | 对未来走势判断 | 核心依据 |
|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中信证券 | 指数震荡上行,中小盘活跃 | 创新驱动力增强+居民储蓄转移 |
| 中金公司 | 牛市未完待续,看好TMT | 全球货币秩序变迁+人民币汇率优势 |
| 海通证券 | 关注结构分化,警惕外部扰动 | 美国关税升级及地缘政治影响 |
从最新沪深交易所公告来看,截至2025年9月7日,两融余额再创十年来新高,大宗交易活跃度提升,为中短线继续提供支撑。不过券商之间对于“全面牛市是否延续”仍有争议,对投资者来说,把握主线同时留意潜在调整窗口,是明智之选。(数据来源Wind)
结语
那么最后小编想问:你觉得现在应该继续追逐热门赛道还是考虑防守为主?如果你的存款已经搬家到股市,你还会担忧下一次突发事件吗?面对这场由全球货币秩序变革牵引的新牛市,你准备好了吗?
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蚂蚁配资-股票杠杆网站-正规股票杠杆-配资炒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